一.今日学习:1.网络的分类:分为局域网(传输速度快,范围小,靠双绞线连接)、城域网(靠光纤连接,由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)、广域网(跨越国家,靠光缆连接)、因特网(使用IPV4协议,相当于一个连接世界的局域网)。 2.两种服务器类型:浏览器/服务器类型,客户端/服务器类型。
3.IP地址相关知识:通过TCP/IP协议进行通信,由路由交换设备进行信息传输;127.0.0.1是回环地址;DNS是域名解析器,信息传输通过DNS来进行寻址;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;
4.IP地址的分类:①.A类:1~126(前8位是二进制取值),子网掩码是255.0.0.0;
②.B类:128~191,子网掩码为255.255.0.0;
③.C类:192~223,子网掩码为255.255.255.0;
④.D类:224~239,此类IP地址通常用于阻波通信,子网掩码为255.255.255.255;
⑤.E类:240~255,此类IP地址通常为科研单位所使用;
⑥.网管:访问外网需要通过网关,网关单独占据一条主机线路;
5.OSI七层模型: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层(通信链路),表示层(压缩、打包信息),会话层,传输层(寻址),网络层(路由),数据链路层(网卡),物理层(网线)。
6.软件研发的概念:需求文档→软件设计→项目计划→项目报告→用户手册。
7.软件分类:分为应用程序、操作系统、驱动程序和其他程序(编译器和数据库等)。
8.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: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。其中低级语言包括机器语言(二进制)和汇编语言,而高级语言包括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。
9.什么是软件开发:收集用户的原始需求→需求澄清→版本计划→需求分析→软件设计→UI设计→测试设计→测试计划→代码编写→执行测试→验收测试→交付。
10.需求的相关知识:一般来源于客户,由BA或者产品经理来收集SRS需求文档。需求分析分为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。需求变更则要通过CCB(变更控制委员会)来变更。
11.接口: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。硬件接口为HDMI接口,软接接口分为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(第三方接口)。
12.软件的生命周期:需求→设计→编码→测试→上线→维护→升级→废弃。
二.今日问题:没有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转换是怎么进行的。
三.解决方案:在课余时间通过百度和询问老师后,熟练掌握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转换计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