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内容: 1. 局域网:快 稳定 用双绞线连接 组成为网卡 集线器 交换器 2. 城域网:用光纤连接 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分享 3. 广域网:用光缆连接 4. 浏览器/服务器模型:b/s 统一的协议 5. 客户端/服务器模型:c/s 可以自己进行规定的协议 6. 前后端之间的交互和联系时接口 7. Ip地址:TCP/IP规定地址 路由交换设备,回环地自己主机地址: 8. 域名解析器(DNS): 域名->DNS->IP->服务器 一个IP地址就是一个服务器, 中国:外网: 10. Ip地址:A类: 2的24次方减2 B类: 2的16次方减2 C类: 2的8次方减2 11.网关:跟门一样 就是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“关口” 也就是网络关卡 12.七层网络模型
物理层:网卡、网线,集线器,中继器,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:网桥,交换层 网络层:路由器 13.软件:程序加文档 14. 文档: 需求文档-----软件设计-------项目计划--------项目报告----------用户手册 15.软件分类:应用程序----解决用户的特定需求 操作系统----管理软件和硬件的一整套操作系统 编译器 数据库 驱动程序----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进行相互通信的特殊程序,只有通过这个接口,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 16.程序设计语言:低级语言----机器语言(二进制语言) 汇编语言----过渡 高级语言分为编译型和解释型 解释型: Phthon 和 js 翻译一行解释一行 编译型: 先编译 后执行 C C++ b 17.软件开发 需求—设计—编码—调试 18.软件研发: 收集原始需求—需求澄清—版本计划—需求分析—软件设计—UI设计—测试设计—测试计划—代码编写—执行测试—验收测试—交付 19.需求:描述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文档SRS(需求文档) 需求分析—需求澄清 功能需求,性能需求从而做到需求对齐 20.需求变更:CCB:变更控制委员会 21.概要设计:是建立系统的总体结构,划分功能模块,定义各个模 块的接口。 22.详细设计:设计各个模块的详细实现算法,确定各个模块接口的 详细内容 23.软件环境 24.软件部署 25.接口:一系列可以被调用的函数库 硬件接口:USB 等 软件接口:内部接口-- 外部接口— 26.软件的生理周期:需求—设计—编码—测试—上线—维护—迭代—废弃
|